当前位置: 首页 > 演界 · 杂志 > 2017.8-9期 > 口儿小 肚儿大 学问多 访葫芦庐第四代传人 赵伟

浏览历史

口儿小 肚儿大 学问多 访葫芦庐第四代传人 赵伟
演界网 / 2017-12-19

7000年前的河姆渡时期,一颗小小的葫芦种子被遗落。它静静地等待,等待着穿越千年被考古人员挖掘后,成为世界上对于葫芦的最早发现。

 

清光绪年间,泥瓦匠“能耐赵”——赵锡荣对葫芦着了迷。于是,他放下了泥瓦手艺进了宫,学起了做葫芦。从此,世间少了一位勤奋的泥瓦匠,而“葫芦庐”却开启了自己的历史。

 

不同于“泥人张”“风筝魏”这些将姓氏作为结尾的世家称号,“葫芦庐”中的“庐”字并不是说这做葫芦的世家姓“庐”,而是意为“房子”。“葫芦庐”的意思,就是制作葫芦的房子。在葫芦庐中,自赵锡荣开始,赵家四代传人口口相传,将自家制作葫芦的工艺传承至今,未曾间断。

 

 

从水器到艺术品,再回归实用

 

在古代,葫芦主要作为水器使用。将葫芦一分为二做成的瓢,至今仍然被百姓用作舀水的工具。“葫芦技艺是从唐朝开始发展,在明清达到鼎盛,葫芦艺术在康熙、雍正、乾隆年间最盛行,”葫芦庐的第四代传人赵伟说道:“很多民间艺术都是地域性的,但葫芦是世界的,经济越发达的地方,葫芦越盛行。不过每个地方种葫芦的方式不一样,例如和中国人搭架子种葫芦的方法不一样,美国人是在地上种的。而天津之所以能成为国内的一大葫芦种植基地,是因为北京以前都是达官贵人,他们非常富有,也都喜欢到天津来玩。在这里,上到阳春白雪,下到下里巴人,天津是个有码头文化的地方。天津养蛐蛐的人也很多,那时候他们只有到天津才能买到装蛐蛐的葫芦。而且天津的水土适合养葫芦,南方有梅雨期,葫芦容易发霉。按照葫芦生长周期,一般是从清明到八九月份。所以再往北到东北那边,清明时温度还不够,暖得晚冷得又早,对于葫芦来说,生长周期不够。于是,只有天津这边最适合种葫芦。另外天津的葫芦皮质很好,新疆也种葫芦,那边日照时间长,葫芦很大但是皮质不好,只能烙画和雕刻,可天津的葫芦就是很细腻的。”

 

论做葫芦的工艺,天津到目前为止仍然是全国最高的。葫芦的制作工艺分为勒、扭、范、烙、雕、画,赵伟作为葫芦庐世家的第四代传人,对范制葫芦最有心得:“所谓范制葫芦,就是在葫芦生长的过程中,给它套上模子,让它自然长成一些纹路。如果葫芦长得不好,图案长得不清楚,才用压花的工艺把它压清楚。如果葫芦上面有瑕疵,才用烙画弥补瑕疵。真正好的范制葫芦是不动刀的,不进行后期加工纹路就很清晰。但是现在很多人不懂这些,他们把最好的葫芦拿去烙画和压花。实际上那些没有经过加工的范制葫芦,到100年之后变成栗子色是非常漂亮的,这种栗子色会比烙画的颜色深,到时候就看不清那些花纹了。压花也是同样的道理,再好的压花工艺,百年之后也会翘起来的。这样反而会破坏葫芦的美感。真正的好葫芦都是范制葫芦,故宫收藏的那些葫芦都是范制的。因为只有自然长出来的葫芦才能长久留存下来。

 

除了继承葫芦艺术的工艺外,赵伟认为葫芦的实用性也应该传承下去。“有的时候我会用炮制的方法,把葫芦做成酒杯,或者做成花篮、水果篮。现在大家用的水果篮多半是塑料的,或者是瓷器,其实可以用葫芦做呀,葫芦本身是绿色无污染的。相比一些存在化学成分的物品,会更有益于身体健康。”葫芦的实用性,在古代发挥得最为淋漓尽致。有句俗语说:“不知道你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?”古时候,人们曾用葫芦装药,大夫会在门口挂一个葫芦表示此处可以医治病人,也便有了“悬壶济世”的说法。赵伟说:“古时候人们之所以用葫芦装药,也是因为葫芦没有味道,纯天然,丝毫不会影响药物的药性。”

 

当民间艺术面临传承与发扬

 

上世纪70年代,在天津一户摆满了形色各异葫芦的人家中,一个顽皮的小男孩一边画着小人儿书,一边听着窗外传来的小伙伴们的嬉笑打闹声。他想和大家一起到外面跑跑跳跳,可没办法,父亲布置的每天画一页小人儿书的任务还没有完成。他心里不快,但几十年过去后,当他在自己心爱的葫芦上挥笔创作时,心中总是会默默感激父亲当年的严苛。

 

如今,这个小男孩成长到培养徒弟的年岁时,也这样收徒教徒:“我的徒弟都是零基础,我觉得年轻人只要努力,哪怕零基础也没关系。做葫芦一是要看悟性,再有就是勤奋。画得多自然就有进步了,而且也能更自信。画葫芦不要面面俱到,喜欢画山水,或者花鸟,或者其他哪方面都可以。你可以就研究一个方面,一种画好了就吃一辈子,完全可以专攻一种。”

 

除了收徒弟外,赵伟认为民间艺术传承,要从娃娃抓起:“我不能让孩子们觉得这门艺术高高在上,要让更多孩子了解葫芦艺术。我们正在做的就是进学校建传习室,扩大传承人数量。从去年开始到现在,葫芦技艺已经进了三四十所学校了。”

 

赵伟还有很多想法。比如他很喜欢年轻人把自己喜欢的卡通元素融入葫芦艺术的创作中,他觉得葫芦文化的发展要跟随时代的脚步,要想让年轻人对它感兴趣,就要符合年轻人的口味。再比如他正在全力打造的葫芦小镇,提到葫芦小镇,赵伟感到很自豪:“我们现在在宝坻区打造了葫芦小镇。小镇中现在有葫芦主题博物馆,有吃葫芦宴的地方。我们还在研究葫芦造纸、葫芦拓帖。这些东西实际上西汉时期就已经有了,我们现在又把它还原了,这也是一种传承。还有我的老太爷传给我们的葫芦酿酒技术,也被我们还原了。总之,我们现在是想把葫芦做成一个产业。我们还在和农学院合作研究院,把葫芦做高科技的提炼。大家都知道收藏葫芦时喜欢很大的葫芦和很小的葫芦。我们现在正在通过科技手段,把葫芦种成1米以上和2厘米以下的,还要把葫芦种成彩色的。这都是用科技的手段,使葫芦创新、传承,与产业相结合。

 

天津的民间艺术能不能被传承和发扬下去,一直是每一个天津人都很关心的事情。在这方面,赵伟在努力,各个民间艺术世家的传承人在努力。我们作为这些“遗落在民间遗珠”的记录和报道者,也在努力。

 

用户评论(共0条评论)

  • 暂时还没有任何用户评论
总计 0 个记录,共 1 页。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最末页
用户名: 匿名用户
E-mail:
评价等级:
评论内容:
验证码: captcha
在线咨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