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 首页 > 演界 · 文化 > 唐国强:为什么我扮演的主席要讲普通话

浏览历史

唐国强:为什么我扮演的主席要讲普通话
演界网 / 2018-02-06

 

大型史诗电视剧《换了人间》艺术监制、毛泽东的扮演者唐国强

 

  由天津市委宣传部、天津广播电视台联合出品,天津电视艺术发展有限公司、八一电影制片厂联合摄制的40集大型史诗电视剧《换了人间》正在热播。电视剧一经播出,就在观众当中掀起观剧热潮,大家纷纷表示这样一部史诗电视剧是难得的好作品。日前,该剧主要演员和创作人员做客津云聊台前幕后的故事。

  主持人:唐老师,在之前很多座谈会当中,专家、学者对您的表演也表达了认可。专家说,您的表演“积累了几十年的表演经验,致力于用精彩的细节去揭示对比鲜明的文化人格,刻画人物形象入木三分,形神兼备,人物塑造有层次,有新意,达到了毛主席形象塑造的新水平,为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创作增添了新的光彩。”

  您说有将近20年的时间饰演毛泽东这个角色,可能最初每一位艺术家在演出伟人的时候都是在追求声音怎么样,形象怎么样,服装怎么样。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,现在有一个沉淀,您给我们讲讲您塑造毛泽东主席一路以来的心路历程,您觉得这个人物在您身上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?

  唐国强:当我接受这个任务的时候,我首先要分析自己哪些是我的弱项?因为当时古月同志已经演完了毛泽东主席,广大人民都已经认可他了,非他莫属。我作为一个后来者很难被接受,这是我第一个弱项。

  第二个,就是他们一开始全部用的家乡话,家乡话在那个年代对一些老同志来说,有一种亲切感。因为主席刚刚逝世不久,有一种怀旧情绪,大家闭上眼睛只要听到是湖南腔,那就认为是伟大领袖毛主席,已经形成了一种欣赏习惯。而我要说普通话,也有人说我要说湖南话就更好了。我说我有我自己的看法,因为是艺术创作,我创作的是毛泽东的艺术形象,而不是原型,我也不可能是原型。现在的观众都在年轻化,他们更多要看这些领袖人物他们在想什么,他们在做什么,他们是怎么做的,他们都有什么性格特点,为人处事的方式,关注是这个。他不管你是不是湖南人还是四川人。任何一个艺术创作就要按照艺术创作的规律,这是必然的。

  但是我要说普通话,确实对人物的感觉上是有不同的。比如说主席说“我们十年的核心力量”,我只能说“领导我们事业的核心力量”,它是从人物的感觉上,因为主席说这个话有点文人气。比如“我们的目的一定能够达到”,可是我们说普通话,它就不是一个味道。这些损失就要通过别的表演来弥补。

  第三个,古月他一演就是毛主席,而且观众很快就接受了他。我演了不少角色,包括奶油小生、诸葛亮、雍正……突然进入毛主席的形象,好多人一看唐国强,他得不断地通过把你以前塑造的形象抹掉,才能进入你创作毛泽东主席的思维里。因为每个人有一个思维定式,这个很难。所以我感谢电视剧,一个电影我改变不了,但是一个电视剧40集,我通过20天的时间,观众今天不接受,明天不接受,10天以后就差不多了,这部戏不接受,下部戏怎么样?三弄两弄你最后接受了。接受了也有接受的问题,我再演别的戏就麻烦了,所以对演员来说走向一个高峰,面临就是一个峡谷,很艰难。

  作为我来说,确实也面临这个选择问题,但是我还是希望能够先把主席这个形象树起来,因为不是我一个人的事。我做这些工作,实际上是要宣传伟大的领袖,宣传这些领袖们,是能够把他们的形象通过艺术的方式留下来。所以我觉得我的三个弱势,我要找到解决的办法,通过表演,通过对人物内心的刻画,通过一些细微的细节,把握准了重复它,重复就是强调,观众会留下印象。

  但是这种重复又不是没有目的的重复。比如说举个例子,拍《开国领袖毛泽东》的时候,我设计一个细节穿着大棉裤,大棉袄上山拉了老总一把,上山抽了一口烟之后,脚底下一碾,往兜里一揣进去开会去了。很多人问,“你怎么能想到毛主席抽烟是这样呢?”我说“为什么不能这样呢?”他说“那掐着为什么还揣兜里去?”我说“为什么还不能揣兜里?晚上可能还要卷大炮,那时候生活条件没这么好。”另外脚底下一碾是什么?说明他这种平民意识。

  所以不能是笼统、概念化表现人物,一定要深入地分析,抓到了细节,怎么去处理,这是关键。

用户评论(共0条评论)

  • 暂时还没有任何用户评论
总计 0 个记录,共 1 页。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最末页
用户名: 匿名用户
E-mail:
评价等级:
评论内容:
验证码: captcha
在线咨询